銀川公司注冊的幾大誤區,老板和會計必看!
隨著社會上創業的老板越來越多,大部分人對于公司注冊仍存在誤區,下面大智慧財務小編就銀川公司注冊的幾大誤區具體介紹一下!
█ 1、注冊資本≠實繳資本≠公司實力
從2014年開始,公司注冊資本正式改為認繳制。那什么是認繳呢?其實就是公司股東承諾在一定的經營期限內繳納的資本。注冊資本為1億人民幣,并不意味著公司現有一億人民幣的固定資產,同時也不代表公司已經給對公銀行賬戶繳納了一億。只表示,公司各股東在承諾的某個時間段內將億資金存入公司賬戶。
█ 2、統一社會信用代碼≠注冊號
就拿數字的個數來說,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是18位,通常由數字和字母組成。而注冊號是15位,純數字組成。兩者互不沖突,每個企業都擁有唯一的注冊號和統一社會信用代碼。小編教你一個區分小技巧:應該都知道營業執照上只顯示其中一個號碼。出現的是15位注冊號的話,那說明企業還沒有辦理“三證合一(或五證合一、多證合一)”。通常注冊號多用于工商內部,而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各部門通用。
█ 3、企業名稱不是永久不變的
同一時間,一個企業只能設一個名稱,但不是永久不變的,企業名稱可以進行變更。有相關規定,企業名稱經核準登記注冊后,無特殊原因在1年內不得變更。因某些原因更改名稱的,可按照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或注冊號尋找相對應企業。
█ 4、住所≠實際業務經營地
公司的住所指的是公司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,但不等于公司實際業務經營地。存在如下情況:如建筑業類的公司;目前已有允許一照多址的特定條件;公司地址發生變化,必須到工商部門做地址變更申請登記。
|